为进一步做好“好差评”工作,我县精心组织,周密部署,整合各类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评价渠道,对服务效率、服务质量、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打分,实现政务服务事项、评价对象、服务渠道全覆盖。率先上线政务“好差评”系统,实现政务“好差评”全面覆盖县乡两级,22个乡镇(办事处)、36个部门、1825个政务服务事项、330个窗口,376名工作人员集中在“好差评”系统中接受群众评价,有效提升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,助力当地营商环境提质增效。
线上线下全覆盖。县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系统整合各类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评价渠道,将各部门事项全部纳入到一体化的“好差评”平台。企业和群众可以通过线上河南政务服务网、移动端,线下窗口评价器、二维码等方式对服务效率、服务质量、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价打分,实现政务服务事项、评价对象、服务渠道全覆盖。
评价渠道全畅通。按照现场服务“一次一评”“一事一评”“事事必评”的原则,企业和群众每一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,均可进行一次评价。未当场评价的,可在3个工作日内在进行补充评价。还可通过意见箱、热线电话、电子邮箱等方式,接受社会各界的综合性评价。
差评处理全闭环。印发《三级电影网县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建立“好差评”回访整改、差评申诉以及绩效考核机制。安排专人对“好差评”结果进行实时通知、督促整改、超期预警、晾晒通报。各部门采取人工回访、网上自助评价、短信等方式对“差评”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。对情况清楚、诉求合理的问题,能够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;不能当场解决的,在3个工作日内解决;对情况复杂、一时难以解决的,建立台账,逐步解决。确保差评处理及时、高效、全流程闭环。
评价结果全分析。对办事群众作出的每个有效评价,进行跟踪分析和综合挖掘,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,可以为每个办事部门、服务事项、办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精准画像,及时发现政务服务的堵点难点,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,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。逐步推动政务服务从“以部门为中心”向“以用户为中心”的转换。